新闻
长江商报----院士李德仁的卫星生意
来源:长江商报  发布日期:2013-7-30 11:56:47 

李德仁

  江苏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

  功成名就,本可安享晚年,可他选择了再次“出征”。

  74岁,年纪最长,他却以董事长身份,点亮“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光谷北斗公司”)宣告成立的水晶球。

  新公司的主打国际业务,是去泰国搭建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及预测系统,涉及金额高达百亿元。

  他就是李德仁,中国测绘遥感界和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他拿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带领团队集体“下海”,并出任三家公司董事长,实现了遥感、导航和GIS软件的国产化。

  时隔20年,李德仁第四次“出山”,此次选择了难度和挑战更大的项目,他的自信和决心从哪里来?四次办公司,他有哪些心得传授?7月26日下午,誓与时间赛跑的李德仁接受本报访问,耐心解疑。

  谈眼下

  “这是我们擅长的,我愿出来试一试”

  “我国现已发射了16颗北斗卫星,其中有14颗在工作,主要覆盖亚太区域,北斗系统每天维持的费用就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不用起来,不产生效益,是巨大的浪费”;

  “十七大、十八大要求高科技产业化走出国门,中国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正处在关键时期,我愿出来试一试,为国家高新技术的商业化和国际化再出把力”;

  “去年,我和龚健雅院士设计的“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的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同类卫星中性能最好的卫星,外国现在都在向我们买数据,所以中泰项目我有信心”。

  李德仁开门见山,三句话道明了此次“出山”的缘由。

  7月23日,酝酿已久的光谷北斗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这是我国首个******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对外开展科技输出和科技合作的项目平台企业。

  新公司为执行中泰合作项目而生。东南亚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之一,泰国每年饱受洪涝、干旱和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之苦,尽管近年来,泰国逐步建立了灾害预警系统和灾民援助体系,但在减灾救灾的遥感应用方面,未掌握核心技术,举步维艰。

  “这正是我们所擅长的。”李德仁介绍,今年初,在国家商务部主导下,武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与泰国地球空间局等三方签订协议。

  合作涉及项目金额100亿元,分为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及预测系统、北斗卫星应用东盟合作产业园和联合发射中泰商业对地观测卫星三个项目内容。

  “钱也不用**心,1亿元只是公司的启动资金,目前已有东盟基金、中信基金等机构洽谈投资合作,还有中国工商银行已给中泰项目的授信100亿元。”李德仁笑说,这回当董事长,“只出思想,做好系统的总设计,调动相关企业力量,共同完成该项目。”

  忆当年

  术业有专攻,“大当家”也吃过资本亏

  一个小时的访谈,并不轻松。李德仁操着江苏口音,语速极快,回忆20年前的“下海”往事,他也思路清晰。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家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带领团队将科研成果拿出来组建三个公司,实现遥感、导航和GIS软件的国产化。”三个公司分别是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大方略数码有限公司和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李德仁均任董事长。

  他认为,公司做大要有四个要素,技术、资本、市场和管理。“我们搞产业化,技术上没有问题,但在资本和市场上吃过很多亏。”当年,他带领武大吉奥研制了中国版地理信息系统“吉奥之星”,打破国外GI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然而却生不逢时,高新企业回报慢,没人愿意投资。

  “吉奥是我用私人关系,找朋友投的200万,如果在国外,它早就变成大公司了。”他说,“我的一个学生在美国做一个几百万美金的公司,后来有投资者出价两个亿买,他就卖掉了,再去做新公司。要知道,公司产业化分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最合适的管理者来打理,该出手时要出手。”

  武大方略的夭折,也和资本有关。李德仁说,如果不是资金问题,这个公司应该最先上市,遗憾的是,因为投资人资金来源有问题,公司没能做下去。

  等到立得空间成立,他告诫学生,坚决不能要有问题的资金。该公司主要做地面移动测量系统,去年公司的业务做到2.5亿元,现正在为上市做准备。

  “中国的资本环境正在变好,民间资本多了,也愿意投向高科技领域。”此次出山,李德仁只专心做产品设计。他说知识分子、教授,大部分只适用于公司的初创阶段。“我们的优势是创新概念,做出有市场需求的样品。但跑市场、找关系、判断资金来源等我们不擅长的,要交给有经验的专业人来做。”

  说未来

  卫星产业市场化,卖数据挣钱发卫星

  20年前下海,为的是转化高科技成果,实现中国遥感、导航等产品的国产化。这次出山,李德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想带个头,推动中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真正走向商业化和国际化”。

  李德仁最近和测绘领域多名院士联名,代表中国工程院向国家提交了一份咨询报告,建议国内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尽快实现商业化。他说,中国的卫星产业已经吃了三十多年的“皇粮”,现在要推进经济转型,必须走市场化路径。

  在国外,这个产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是美国。过去4年,美国国家地理信息情报局花了72亿美元来购买民用数据。带来的好处是既节省了军费,又激活并带动了美国航天产业的发展。

  “美国是航天遥感强国,他们的卫星都是企业发射的,卖数据赚了钱,再研发新卫星,持续循环,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这种方式值得中国借鉴。”李德仁介绍,目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市场规模每年达到30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中国从遥感大国走向强国,一定得通过商业化运作,在300亿美金市场里拿走15%-30%的份额,才算得上是强国。“如果花老百姓的钱,发再多卫星,也不算强。”

  李德仁算了一笔账,如果中国放开商业卫星市场,企业从300亿美元的市场中拿到15%的份额,就能发射30颗卫星。“去年,我国发射了24颗卫星,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钱。商业化运作后,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一样,自己发射卫星,不用国家出一分钱,还去赚全世界的钱,不是更好?当然,在商业化初期,政府适当扶持很有必要。”

  目前,中国95%的地理信息数据是从国外购买,不但花费巨大,且国家安全也存在隐患。李德仁认为“中国已被逼上梁山”,作为国家院士,他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带个头,引导中国的企业走出去。

  中国的资本环境正在变好,民间资本多了,也愿意投向高科技领域。我们的优势是创新概念,做出有市场需求的样品。但跑市场、找关系、判断资金来源等我们不擅长的,要交给有经验的专业人来做。——李德仁(马秀佳 陈晴 阳柳 李话语 何思佳)


[打印] [至顶] [关闭]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